信任 Facebook? 放棄隱私的幻想就 ok
By HUNG Chao-Kuei on Sunday, May 9 2010, 16:22 - Permalink
到目前為止, 我一直還能夠挺住, 堅持抗拒申請 facebook 的帳號。
最近與失散多年的國中同學們聯絡上, 感受到同儕邀請參與 facebook 的壓力,
不得不寫短文簡單摘要一下 facebook 侵犯隱私的問題。
[2010/06/30 撤防,
終於加入 facebook 了...]
本來, 資料一上網, 就別想要保有隱私。 (另文詳談。) 許多大公司知道這一點, 但還是努力地勉強保護客戶的隱私。 盡管微軟在法律要求下 獻出用戶隱私﹑ 盡管 Adobe 因為技術失誤而 洩漏用戶隱私﹑ 盡管 google 執行長認為 「行得正, 就不怕被偷看」 的言論引起許多撻伐, 至少這些公司或多或少都做了一些保護用戶隱私的努力。
但是 facebook 很不一樣。 Facebook 一方面讓你以為你保有隱私, 另一方面卻又用盡各種手段 -- 例如 刻意誘導﹑ 誤導用戶的操作介面 -- 挖出你的隱私。 該公司的隱私權政策 逐年走樣 -- 當初你加入時, 以為受到保護的隱私資料, 後來可能因為 facebook 政策改變, 就變成公開的資料了。 [5/10 補一個連結: 圖示 facebook 用戶隱私的逐年流失] 諸如 "connection" 之類的功能, 把你無意間提到﹑ 已刪除﹑ 僅與朋友分享﹑ ... 等等你以為不該被公開的資料,也全都攤在陽光下。
為什麼會這樣? Facebook 的立足點與上述公司大不相同。 它是社交網站, 它的價值不存在於網站本身, 而存在於綿密的客戶人際網路當中, 因此有高度的商業動機挖取你的隱私。 較之同為社交網站的 twitter 與 plurk 等等服務, 它已成功壟斷市場, 所以很有本錢不尊重用戶的隱私。 它是 注意力經濟 時代的一個成功但不值得學習的範例。
也許你支持 「Facebook 讚不讚?」 的作者, 認為 facebook 是無辜的; 或者也許你在認真讀過上述連結之後, 與筆者一樣認為: 就隱私政策而言, 相對於 facebook, 微軟/Adobe/Google 都還可以算是良心企業。 無論如何, 這篇文章要給您一個最現實有用的忠告: 不要相信 facebook 的任何隱私權政策。 (我想 「讚」 文作者也必須同意。) 要放棄你對隱私的幻想﹑ 要抱著這樣的心態: 「進了 facebook 就沒有隱私可言; facebook 的任何一個角落, 都是一個沒有隱私的公共空間。」 那麼你在 facebook 上的經驗, 就會愉快許多。 也許有一天我也不得不在 facebook 上開一個帳號。 到了那一天, 這, 將會是我使用它的態度。
Comments
我更喜欢用twitter,而不是facebook,因为twitter上的信息是全公开的:) 这是我的,很希望相互follow一下这里的台湾朋友呢^-^ http://twitter.com/ZhengshiZu
不管喜不喜欢facebook,不可否认的是,facebook正在改变整个互联网。因为说到底,互联网还是人的世界,真实的世界。只有把真实身份引入互联网,互联网才会更精彩。
举个例子,我在看任何一个网页时,都有点想知道,真实世界中我的朋友有没有看过,对此有何评论。我觉得类似的事情是未来的社交网站应该做的,而不是只经营自己的facebook或twitter网站。
还有,互联网上的隐私保护很难,我认为作为个人,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是最佳选择。只有真正上网实名制了,隐私才能得到真正保护吧。
沒申請過。
原因是...
一開始知道的時侯,是"非死不可"。
朋友應是重質不重量;非死不可剛好與此相反。
錯字訂正
時侯=》時候
一个关于政治领导人隐私的重要实例~!我无法判断音频的真实性,但这确实是个大事件。我刚从twitter上得知,上传至YouTube了。领导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呢?对于他们也很难啊:D
《哥本哈根秘密会议》视频带中文字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dfI...
我不是理查史托門個人網頁 (http://www.stallman.org/)
的忠實讀者,但是他的網頁提到很多都是與社會、國家、全球的議題,可以感受到知識份子對人類的關懷,偶爾會上他的網站看看。
有些漫畫很有趣,強力諷刺美國政府
http://www.stallman.org/comics.html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Saving Iraq 那則
讓我想到洪教授的網頁也常提到自由軟體以外的議題,或許這些人的特質正是如此。
回題,在 RMS 的網站也提到 "Don't use Facebook"
原因與細節就請朋友們自己看。
我最近常在胡思亂想,一百多年來科學的進步讓人類的平均壽命從 30 多歲變為 60 多歲。在各種資訊強調科學有多發達有多進步時,不要忘記,這是片面的,例如人類依然要吃飯如廁,依然有七情六慾,腸病毒目前依然沒有疫苗或是解藥 (所以只能多洗手),很多消費者的行為仍被有心人掌握,多數人類行為仍無法自主...
還記得有人強調電腦與網路的普及,在家裡也可以工作,而事實上變成很多人上班也工作,下班也工作,隨時隨地在檢查 email,就怕漏過重要的客戶。
要不要登入即時通,要不要加入臉書,要不要 aaa, 要不要 bbb, 好像不是自認為現代的多數人可以決定,到底科學發達之後是否能讓人類有更多快樂的日子嗎?
有位前輩說得好,有人預測小行星撞地球及不久的未來海平面會上升,會造成人類的大災難,這些事情原本是單純的自然事件,在美國,就是有極少數人,故意操弄災難、死亡的議題,緊扣著多數人的心怕死的心態,自然事件短期內會不會發生不知道,但是確定已經發生的,他們拿到更多研究經費及提昇個人地位 (與有良心的科學家不同)。那位前輩又說,近來某電影說明 2012 地球可能遇到大災難,他老人家倒是很開心,因為若真的發生了,大家瞬間共同往生,不用拖泥帶水 。既然上天創造了人類,時間到了就收回去,很正常,有什麼好怕!
我想说,既然自由软件思想(姑且这么称呼吧)是一种哲学,它就不仅仅只适用于软件、文档,还适用于服务。只不过,我们还缺少一个自由服务条款。。眼光放长远一点,或许甚至可以衍生出新的法律呢?
我感觉facebook与twitter有一点区别很大,twitter可以说是全公开的,而facebook目前近乎是全封闭的?(跟代码有点像吧,只不过这里代码变成内容。要想出一个适用于所有内容的GPL应该是很难的事。)
FB對我來說只是一種工具罷了,我不會把不想公開的資料丟上去...即使是隱私資料
給蟲兄:"平均壽命"是最片面的說法.這個世界上有人變成人瑞,有人活不過5歲.
水不乾淨 每天4千名兒童腹瀉死亡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
還有手機可以收發email,不用隨時隨地檢查.也許再過不久,很多人可以一邊在家裡上廁所,一邊聽老闆訓話.(網內互打免費)
For airy
目前有個很大的問題是
即使你將很多資料保持在自己心裡,還是有很多人幫你把心底事貼上網…
接著利用人際網的特性,花點時間就可以從你朋友的記錄中拼湊出你的事情。
哈哈, kntt 的極短篇都超好笑, 很適合畫一格漫畫。 又, 牛哥不是蟲兄哦。 我認識牛哥。
嗯, 我和 airy 抱持相同的態度; 但毛豆提的問題, 確實提醒我們: 這種態度其實還是很無助... 總之, 網路時代, 恐怕無法避免地將成為沒有隱私的年代。
嗯, 今天老婆質疑我是不是網路成癮... 現在再看牛哥的留言, 突然覺得她的懷疑很有道理...
ZhengshiZu > 互联网上的隐私保护很难,我认为作为个人,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是最佳选择。
首先, 我自己先承認我也有不想告人的事; 保持一個完全開放的態度, 對多數人而言, 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比要我分享文章作品更令人難以全盤接受。 其次, 在某些地方, 不和諧的言論 (例如揭弊) 可能會招惹來牢獄之災甚至是殺身之禍。 例如 「CNS15251 (odf): 國家存檔有標準, 政院政策沒公文?」 這一篇, 如果我生活在中國, 恐怕就不敢用真名發表。 我想說的是: 在言論自由受到威脅的地方, 保障匿名發言的權利, 有助於阻止政府腐化。 雖然我很佩服 ZhengshiZu 的勇氣, 也很同意維護匿名是很困難的事, 但還是希望能為日益消失的隱私做一點什麼努力。
ZhengshiZu > 只有真正上网实名制了,隐私才能得到真正保护吧。
不同意。 這聽起來比較像是執政者的說辭。 突然想起這一則: 「政府愛偷看但不給看」
ZhengshiZu > 领导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呢?
這點,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 如果是無關公眾利益的個人私生活, 我也支持政治人物的隱私應受到尊重; 但如果是公共議題, 本來就應該攤在陽光下。 領導人物不敢將公共議題攤在陽光下討論, 公民當然有權利用各種方法取得背後的事實。 例如歐美日韓等國秘密協商的 ACTA 之所以不敢公開, 就是因為裡面有太多傷害人權﹑ 傷害開發中國家利益的條文。
順便一提: 這個密約若是通過, 對印度與中國的傷害特別大。 其中許多 反競爭條款 將扼殺 山寨草根文化。 我講的不只是最後這篇所談的層面, 而是類似當初臺灣模倣 apple II 做出小教授的那些科技可能性。 美國當初脫離英國, 自己也有很多山寨歷史; 現在卻企圖禁止其他國家的山寨文化。 總之 ACTA 議題很需要華人重視。 不過臺灣幾乎已經被美國智財文宣洗腦成功了, 而且基於利益考量, 在這個議題上, 媒體很可能將會與歐美日韓站在同一邊。 很需要中國朋友自己努力。
This post's comment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