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有提示。 必須將正確答案完整抄寫, 該題才有滿分。 請找一整片空白處依題號順序列出你的答案。 寫在題目旁邊的答案不計分; 錯位的答案會扣分。
諸如底片、錄影帶等等幾十年前的技術稱為 (A) 類型的技術, 每次複製都會有一點失真, 重複幾手之後, 複製品的品質會變得很差。 而現在大家使用的 .mp3 聲音檔及 .mp4 影像檔等等都屬於 (B) 類型的技術, 最底層只有 0 跟 1 兩個數字, 每次複製都有檢查機制, 保證完美複製。
常見的圖檔可分為 (C) 跟 (D) 兩大類。 (C) 類的圖檔採用一顆一顆的像素 (pixel) 來存圖片, 會用 1024x768 之類的解析度數字來描述像素的個數, 也就大約對應到畫質的細膩度。 例如手機裡的 .jpg 相片檔就屬於 (C), 放大時會變模糊。 至於適合 icon、表情貼圖使用的 .png 圖檔, 放大時會會看到很大的顆粒, 也屬於 (C)。 另一方面, 開放檔案格式 .svg 跟專屬的 .ai 格式就屬於 (D) 類。 例如要畫一個圓, (D) 類的圖檔會用文字檔的格式儲存圓心的座標跟半徑, 所以可以無限放大仍舊保持平滑。
Wired 雜誌主編 (E) 在 2006 年提出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 說明網際網路如何改變市場。 找一個市場 (例如影片/音樂/書籍), 列出每項產品的熱門度, 並且據此排名, 以 (F) 為縱軸 (G) 為橫軸, 畫出一張左高右低的圖。 20世紀的 (H) 其實也以靜態的方式描述相同的圖, 說最熱門的 20% 的產品會帶來 80% 的收入, 所以重點可以只放在左邊頭部。 但是長尾理論觀察的是這張圖近幾十年來的的動態變化, 它指出網路出現之後, (I) 因素讓尾巴越來越長 (小眾作品變得超多) (J) 因素讓尾巴越來越厚 (例如小眾作品獲得跨國目光) (K) 因素讓重心從頭部移向中間部位 (因為有社群媒體跟演算法推薦)。
畢業於 MIT 的 (L) 在 1984 年發起了 「自由軟體運動」 (free software movement) 主張程式碼應該自由分享、 使用者應該享有使用/分享/研究/修改 (程式碼) 的四大自由。 他並且撰寫了 (M) 授權聲明, 旨在保護使用者而非程式作者的權利。 許多電腦高手認同他的想法, 其中包含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生 (N), 他撰寫了 linux 作業系統的核心 (kernel), 也採用 (M) 授權放到網路上分享。 (M) 授權的概念, 簡單說就是: 如果你願意把自由分享下去, 那我就允許你使用我所創作的軟體, 又或者說, 自由的範圍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限度。 後來又出現了很多其他理念上相似, 法律條文不盡相同的授權聲明, 例如 firefox 的 MPL, 跟 (M) 一併通稱為 (O) 類型的授權聲明。
也有人把自由軟體稱為 (P) 軟體以避免英文字 "free" 有 「自由」 跟 「免費」 兩個不同的意思所造成的混淆。 兩種稱呼可以想成是不同政治立場的人用不同的名稱在描述同一種東西。 這個社群的運作有幾個核心理念。 (N) 曾說過: (Q), 主要在強調金錢並不是人類各種行為的唯一動機, 例如 「好玩有趣」 也是很重要的動機。 20 世紀美國大法官 Louis Brandeis 曾說: (R), 主要在強調資訊透明化可以降低資訊不對等的狀況, 避免權力集中、藏污納垢, 更可以取得大眾的信任。
相對地, 基於金錢動機的創作, 再加上使用者看不見原始碼 (例如 Microsoft Office) 有可能刻意設計成壽命縮短的產品, 以利新產品的銷售, 這種策略稱為 (S)。
軟體使用者甚至所有消費者都應該學會分別 (T) 跟 (U)。 很多時候產品的 (T) 越高 (U) 也就越高, 但這並不是不變的法則。 例如空氣跟水的 (T) 很高 (U) 卻很低; 毒品的 (U) 很高但是 (T) 卻是負的。 這樣的例子在軟體的世界也很常看得到。